各市發展改革委、科技局、工業和信息化局、財政局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、自然資源主管部門、交通運輸局、農業農村局、商務局、市場監管局、地方金融監管局、稅務局:
為貫徹落實《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》和省委、省政府加快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決策部署,省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(單位)制定《山東省生產性服務業百企升級引領三年行動方案(2023-2025年)》。現印發給你們,請認真抓好落實。
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山東省科學技術廳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山東省財政廳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
山東省自然資源廳 山東省交通運輸廳 山東省農業農村廳 山東省商務廳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
山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 山東省稅務局
2023年10月23日
山東省生產性服務業百企升級引領三年行動方案(2023-2025年)
為貫徹落實《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》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決策部署,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,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,制定本行動方案。
一、總體思路
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深入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,完整、準確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堅持以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導向,圍繞服務業“新技術、新產業、新業態、新模式”,培育打造一批創新能力強、發展潛力大、示范引領作用突出的生產性服務業領軍企業,推進生產性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、現代農業在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,擴大服務業有效供給,提升服務業品質效率,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、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
二、行動目標
2023年至2025年,每年遴選一批技術先進、模式創新、發展空間巨大的生產性服務業領軍企業,通過動態管理、精準服務、全力支持,力爭到2025年,培育形成100家創新發展能力突出、示范引領作用明顯的生產性服務業領軍企業。
三、領軍企業申報范圍
(一)在山東省內注冊納統,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生產性服務業企業。企業正常經營3年以上,經營管理規范,信用狀況良好。
(二)聚焦“新技術、新產業、新業態、新模式”,專業性強、創新活躍、業態模式先進、帶動作用顯著。
(三)屬于科技研發、軟件和信息技術、現代物流、節能環保服務、商務服務、人力資源服務、農業社會化服務七大重點領域。其中,科技研發服務業包括研發設計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、知識產權、檢驗檢測認證計量等;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包括大數據、云計算、工業互聯網、網絡安全、數字創意、工業軟件、行業應用軟件和解決方案等;現代物流業包括冷鏈物流、電商物流、航空物流等;節能環保服務業包括節能服務、環保服務、資源循環利用服務等;商務服務業包括專業咨詢、廣告、會展、營銷服務、品牌策劃等;人力資源服務業包括人力資源招聘、職業指導、人力資源培訓、人力資源信息軟件服務、人力資源服務外包等;農業社會化服務業包括農業產前農資供應、產中生產托管、產后加工銷售和廢棄物處理等。
四、領軍企業認定程序
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省有關部門下達申報通知,明確申報條件、內容和程序。企業按照要求自愿申報,各市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進行初審后擇優推薦上報。省發展改革委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綜合評價,擇優確定擬認定企業名單并向社會公示后,按程序公布認定企業名單。
五、政策措施
(一)支持入選企業積極探索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、現代農業深度融合發展新路徑。鼓勵企業申報省級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,支持企業創建國家級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。鼓勵龍頭企業、行業領軍企業牽頭組建跨行業、跨領域、跨區域的融合發展產業聯盟。支持入選企業融合項目建設,積極爭取符合條件的項目列入國家扶持范圍。(責任單位:省發展改革委、省工業和信息化廳、省農業農村廳)
(二)支持入選企業建立完善創新機構,開展省級服務業創新中心培育。支持入選企業牽頭組建行業性公共服務業平臺,打造高能級創新載體。(責任單位:省發展改革委、省工業和信息化廳)
(三)落實科技型企業研發投入補助機制。鼓勵入選企業積極創建省級技術轉移服務機構。支持企業開展專利技術免費或低成本“一對多”開放許可。建立健全企業普惠性創新政策體系,實施科技型企業“多投多獎”研發投入補助機制,引導入選企業建立研發投入增長機制。(責任單位:省發展改革委、省科技廳、省財政廳、省市場監管局)
(四)根據國家統一部署,落實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等優惠政策。全面落實技術轉化等稅收優惠政策,對納稅人提供技術轉讓、技術開發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、技術服務,免征增值稅。對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生產性服務業企業,減按15%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。2023年,對符合規定的生產性服務業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5%抵減應納稅額。(責任單位:省稅務局、省財政廳)
(五)支持入選軟件企業在符合條件的前提下,建設省級軟件工程技術中心,申報省級軟件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和首版次高端軟件等政策。(責任單位:省工業和信息化廳)
(六)支持入選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,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積極創建省級產業大腦,申報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、爭創國家級特色專業型平臺,鼓勵入選企業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,在智能化制造、網絡化協同、個性化定制、服務化延伸、數字化管理等新模式領域創造典型經驗。(責任單位:省工業和信息化廳)
(七)引導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發展,支持各地依托入選企業做好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培育和申報,打造規模優勢突出、品牌效應明顯、產業特色鮮明的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。鼓勵同區域、跨區域集聚區實現產業鏈動、空間聯動、業務互動。(責任單位:省發展改革委)
(八)支持入選企業實施品牌戰略,開展“好品山東”品牌申報,打造山東服務業品牌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區域服務品牌。鼓勵企業采用先進質量管理模式方法,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認證。鼓勵入選企業制定高于國家標準的企業標準。(責任單位:省市場監管局)
(九)鼓勵入選企業大力培育引進高層次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,支持入選企業推薦優秀人才申報省級服務業專業人才評審。鼓勵由企業、高校和政府共同投入建設生產性服務業人才實訓基地,形成滿足各種層次、各種專業服務人才培養需求的培訓體系。(責任單位:省發展改革委、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)
(十)建立完善總部經濟政策支持和服務管理體系,引導入選企業加強研發中心、運營中心、結算中心等功能建設,打造生產服務、銷售管理、決策運營、科技研發等功能性總部,培育優勢總部企業。(責任單位:省發展改革委、省財政廳、省商務廳)
(十一)深化服務領域改革開放,建立公開、平等、規范的準入制度,支持社會資本投入生產性服務業領域。深入推進14家“十四五”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,支持試點單位創新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模式。提升生產性服務業利用外資質量與水平,引導外資投向高端服務業和新興服務業領域。(責任單位:省發展改革委、省商務廳)
(十二)結合開展“齊心魯力·助企惠商”金融支持民營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三年提升行動,聚焦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,將入選企業列入“白名單”,強化融資支持。深化金融輔導、金融伙伴機制,推動“十百千萬”活動走深走實,對入選科創企業提供精準金融服務。加大對入選科創企業融資支持力度,支持金融機構為入選科創企業簽發、承兌或持有的票據辦理貼現。(責任單位: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、省地方金融監管局)
(十三)強化生產性服務業用地保障,在符合規劃前提下,經批準利用現有房屋和土地興辦生產性服務業的,實行繼續按原用途和土地權利類型使用土地為期5年的過渡期政策。(責任單位:省自然資源廳)
六、組織保障
(一)加強統籌協調。發揮省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作用,持續優化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。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省有關部門要深入研究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,確保重點工作取得成效。各市要結合自身實際,制定相應實施方案,建立本地生產性服務業重點企業培育庫,研究制定推進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措施。(責任單位:省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)
(二)加強服務管理。建立生產性服務業百企升級引領動態調整機制,對入選企業實施動態管理、跟蹤監測。建立幫包聯系服務機制,聽取企業意見建議,解決企業困難問題。強化調度督導,及時跟蹤調度重點行業進展和政策舉措推進落實情況。(責任單位:省發展改革委)
(三)加強宣傳推介。適時總結推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經驗做法、典型案例,組織開展對領軍企業的宣傳推廣活動,充分發揮示范作用,形成輻射效應,推動全省生產性服務業提質擴容,實現高質量發展。(責任單位:省發展改革委)